大鼠载脂蛋白B100试剂盒: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关键工具
更新时间:2025-10-22
点击次数:37
载脂蛋白B100(Apolipoprotein B100,简称ApoB100)是低密度脂蛋白(LDL)和极低密度脂蛋白(VLDL)颗粒中的主要结构蛋白,在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(Atherosclerosis)的发生发展中扮演核心角色。作为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颗粒数量的直接指标,ApoB100的水平比传统血脂检测(如总胆固醇、LDL-C)更具预测价值。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,大鼠是常用的动物模型,因此,大鼠载脂蛋白B100试剂盒成为评估实验性高脂血症、脂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检测工具。本文将系统介绍该试剂盒的原理、技术特点、应用价值及操作要点。
一、ApoB100的生物学意义与研究价值
ApoB100由肝脏合成,是VLDL和LDL的蛋白成分,负责在血液中运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。每个VLDL或LDL颗粒仅含一个ApoB100分子,因此其血浆浓度直接反映了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颗粒的总数。高水平的ApoB100意味着更多的LDL颗粒可渗透并滞留于血管内皮下,经氧化修饰后被巨噬细胞吞噬,形成泡沫细胞,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。
在大鼠模型中,尽管大鼠天然不易形成人类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但通过高脂饮食、基因改造(如敲除LDL受体)或药物干预,可诱导其出现脂代谢异常和早期血管病变。检测大鼠血清或血浆中的ApoB100水平,能够:
-客观评估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;
-监测干预措施(如药物、饮食、运动)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;
-探究脂代谢相关基因或信号通路的功能;
-为新药研发提供药效学评价依据。
二、大鼠ApoB100试剂盒的技术原理
目前市面上的大鼠载脂蛋白B100试剂盒普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(Sandwich ELISA),其工作原理如下:
1.包被:微孔板预先包被了高特异性的抗大鼠ApoB100捕获抗体,可特异性结合样本中的ApoB100。
2.加样与孵育:将稀释后的标准品和待测大鼠血清/血浆样本加入微孔中,ApoB100与固相抗体结合。
3.洗涤:洗去未结合的杂质,减少背景干扰。
4.检测抗体结合: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大鼠ApoB100检测抗体,该抗体与已结合的ApoB100形成“夹心”复合物。
5.酶结合:加入链霉亲和素-辣根过氧化物酶(SA-HRP)复合物,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高亲和力结合,使HRP标记到复合物上。
6.显色与终止:加入TMB(3,3',5,5'-四甲基联苯胺)显色底物,HRP催化TMB生成蓝色产物;反应终止后变为黄色。
7.检测:使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(OD值),OD值与样本中ApoB100的浓度成正比。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的ApoB100浓度。
三、试剂盒的关键性能指标与优势
1.高特异性:抗体经过严格筛选,仅识别大鼠ApoB100,不与ApoA1、ApoE等其他载脂蛋白交叉反应。
2.高灵敏度:检测下限通常可达1–5 ng/mL,能够准确检测低浓度样本。
3.宽检测范围:线性范围广(如10–1000 ng/mL),适用于不同病理状态下的样本检测。
4.重复性好: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(CV)通常<10%,保证数据可靠性。
5.操作简便:试剂预装或即用型设计,检测时间约2–4小时,适合高通量筛选。
四、应用实例与研究方向
1.高脂饮食模型研究:比较正常饮食组与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ApoB100水平,验证模型是否成功诱导脂代谢紊乱。
2.降脂药物评价:评估他汀类、PCSK9抑制剂等药物对ApoB100水平的抑制效果,反映其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颗粒的能力。
3.基因功能研究:在ApoB、MTTP(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)或LDL受体基因敲除/过表达大鼠中,分析ApoB100的表达变化。
4.炎症与代谢交叉研究:探讨慢性炎症因子(如TNF-α、IL-6)对肝脏ApoB100合成与分泌的影响。
五、操作注意事项
-样本处理:采集血液后尽快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(EDTA或肝素抗凝),避免溶血;样本可短期4℃保存,长期需-80℃冻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
-标准曲线:每次实验均需重新绘制,确保准确性。
-稀释优化:高浓度样本需进行预实验确定最佳稀释倍数,使OD值落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。
-严格洗涤:充分洗涤是降低背景、提高信噪比的关键。
大鼠载脂蛋白B100试剂盒作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桥梁,为深入理解脂代谢机制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提供了精准、高效的检测手段。随着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,该试剂盒将在新靶点发现、药物筛选和机制验证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,助力心血管健康领域的科学进步。